2020年的春节注定将永载史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春节计划,陷入到对疾病未知的恐慌中。面对疫情,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高校的体育教师,我仅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些小事。
一、尽职、尽责--疫情防控冲锋在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襄阳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关于以“双报到”为重要载体全力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制度文件,指导下沉到一线的在职党员“干什么、怎么干”。在此政策指引下,我主动到居住地所在庞公祠社区报道,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
(一)严防、严管,守好小区门户
社区疫情防控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重要一环,小区值守则是重要措施。

根据庞公祠社区党组安排,我开始在所住小区开始值守,协助社区和物业开展人员出入登记及体温监测工作,对小区内进出人员疏导劝返,尤其是老年人。防疫初期,每户人家每两天可以派一人出去购物,因此需要对每一个出门的人员进行登记。连续几天的时间里,我发现有个老人每天都要出去购物,而每次购物的量非常少,有时是一把青菜,有时是一块豆腐……你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你。社区和物业对这位老人也很头疼。
知道了情况后,我就通过物业找到老人所住的楼栋,联系上他的子女。一番了解之后才知道,老人耳背,他不是不理人,是他压根听不见。我把居家隔离的政策又讲了一遍,让他的子女转告老人,现在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从那以后,基本就没看到老人出去了。
(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监控住户体温
体温监测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线,2月7日根据《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开展全民居家排查的通告》(第9号)的要求,社区防疫指挥部要求所在小区每名住户必须每天上报体温情况。
因为所在小区住户较多,为了不漏掉一人,社区防疫指挥部要求每名党员包一栋楼。我第一个报名,承担了我所在的12栋的体温统计和上报工作。


刚开始的统计并不顺利,因为本楼栋有4个单元,其中4单元是单身宿舍,一个房间到底住了几个人无法弄清楚,而且有一部分职工在疫情之初就住进了单位宾馆,没有回家住。为了了解真实情况,我让老公从他们单位找出目前居住在单位的4单元住户名单,再从物业处找到原有住户名单,最终才确定目前居住在4单元的单身名单,也才真正保证了不漏掉一人。
(三)代售、代买,传递党的关爱
为保障疫情期居民生活物资的供应,早在2月3日襄阳市防控指挥部就下发《关于城区社区居民小区生活物资供应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社区组织“双报到”党员参与小区微配送点生活物资“代售”工作,参与小区“代售”工作的“双报到”。我又成了小区免费蔬菜配送员。
为了解决居民买菜难、买菜贵的难题,3月2日襄阳市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大宗蔬菜补贴配送服务的通知》,17.5元特价“蔬菜包”开始在网上预订。我所住的楼栋有两位留守老人,原本准备腊月28到武汉去儿子家过年的,因为疫情无奈留在家中。两位70多岁的老人,爷爷有肺气肿,奶奶有心脏病。因为没打算在襄阳过年,因此家里储备并不多。熬过了2月已基本弹尽粮绝了,听说有政府“蔬菜包”可买,很是开心。可是老人用的是老年机,无法在网上订购,我就拿起自己的手机,为老人订购了“蔬菜包”。因为每个手机只能订购一份,最终我家未能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党员一定是冲在前,虽然不能向医护工作者那样冲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我也在用自己的力量践行一名党员的职责和担当。其实,组织也没有忘记我们,在抗疫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了生平第一封感谢信。

二、未雨绸缪,建设完备的线上课程
面对即将开始的新学期,1月29日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总体指导思想。1月30日,湖北省教育厅下发《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开展理论教学”。2月1日必赢565net官网网站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二级学院、各专业任课教师做好“停课不停学”工作指南与人才培养教学任务安排,积极筹划在线课程教学工作,并要求各任课教师尽快完成课程的在线学习手册和在线教学方案的撰写工作。
本学期我承担了体教17级《体育教学论》的教学任务。《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一直以线下教学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教学能力。之前虽然进行了立体化教材建设和优质课程教材建设工作,但线上课程建设几乎是空白。接到学校通知后,首先在尔雅课程和大学生MOOC网上寻找课程资源,都未能如愿。《体育教学论》线上课程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在开学前完成线上课程的建设,才能保证“停课不停学”。
(一)创建《体育教学论》SPOC
从2月2日开始,利用学校“课程建设与网络教学平台”自己火速创建课程。历时半个月,从每一章节的教学设计开始,到教案的撰写,课程PPT的重新制作,章节测验题的设计,直到每一章节的参考文献,15个章节,每个章节12个内容部分,终于在2月17日开学前初步完成《体育教学论》SPOC。

(二)制订学生在线学习手册和在线课程教学方案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特殊时期的教学都是第一次。尽管已经基本完成了课程建设,如何保证学生更有效利用课程网站进行学习,我又在有限的2天时间内完成了《体育教学论》在线学习手册和在线教学方案的编制并上传了课程网站上。


(三)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学生手里没有课本,没有与课程有关的任何资料。而且有些学生的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仅靠手机来学习。为了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有开始进行资料库建设。
《体育教学论》是一门集体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为一体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我从教学实践出发,收集到全国优质课体育教学视频、教案、教学图片等。
我还给同学们准备了跟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有关的最新文件供大家课外阅读,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以便同学们能正确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方向。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面对突发事件,我所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做好准备工作。一门线上课程的建设,一个人的力量,半个月的时间,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三、勇于探索--构建“三段式”在线教学模式
虽然课程网站是建起来了,对于如何上课我还是不清楚。看到超星网站上有个超星直播,我想试试。跟超星老师沟通后,他告诉我直播对网速要求高,怕同时上线100多人会造成网络拥堵,建议我采用其它方法。
(一)第一次尝试--超星+QQ
2月19日是《体育教学论》的第一次课一直处于忐忑不安中。虽然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对于远在网络那端的学生一无所知。我要求学生提前在课程网站进行了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并拍照发给了我。
开始上课了,我先在超星平台发出讨论题让同学们思考,然后利用QQ班级群进行讨论。由于打字速度、网络等问题,往往等一个同学的回答就需要3-5分钟,大量的时间都在等待中,严重影响了教学进程,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二)第二次尝试--超星+腾讯会议
在同事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腾讯会议这款软件,学习软件的功能和操作。一知半解中迎来了第二次课,课前同样要求学生在超星平台预习相关内容,而后进入腾讯会议,进行课堂讨论环节。


正式上课中,学生能够实时沟通,对所提出的问题踊跃回答,课堂氛围超出了我的想象,是一堂不错的在线课程教学。
(三)形成固定模式--“三段式”在线教学
经过多次尝试之后,逐渐形成了“课前自学+课中平台互动+课后反馈”的三段式的《体育教学论》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也得到学校教务处的认可,在学校进行推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反复的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才能更好地保证特殊时期的教学质量。
四、润物无声--思政融入在线课程
教书和育人是教育的两大任务,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是我的毕生追求。17体教的学生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他们即将要面临就业的困境,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选择到哪儿就业;想从事什么行业等等一直困扰着他们。
针对这一现状,我在第二章节《体育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中,给同学们准备了7个有关目标的故事,有关于目标特点的、有关于目标作用的、有关于目标条件的……利用故事的形式引导大家对自己的学业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进行思考。


在讲述完每个故事每个故事后,都会给出启示,希望能够与同学们产生共鸣,达到育人的目的。
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他们对于简单的说教总是排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书的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育人的目标置于无声处。
疫情肆虐众心牵,欲解毒魔勇者担。祈盼多城驱恶患,阴霾散尽健康还。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每个人都献出一份力量,我们就无坚不摧。作为党员,作为教师,我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太多人为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