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1号
关于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实践创新训练课
课程资源建设的通知
为加强我校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学校将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实践创新训练课课程资源建设,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通识教育选修课
1、各院可将部分优质的、建设较为成熟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改造为通识教育选修课,供其他学科学生选修。课程组或任课教师可对课程名称、内容、难度、学时、学分进行适当调整,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将学时控制在36学时以内,学分控制在0.5-2学分之间。
2、各院根据本院的师资情况,可选用“爱课程”网站上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所开课程应至少安排一名主讲老师,教师应先行学习熟悉视频公开课内容,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制定教学方案。
课程教学安排在网络互动教室进行,学生提前利用课外时间观看优质教学视频,课堂上教师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观看重、难点视频内容,对视频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拓展、辅导和答疑,组织学生研讨。学校原采用的学生课外自主观看视频、教师组织考核的授课方式不再使用。
3、每学期第13-16周教务处组织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各院申报时填写《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表》(见附件1)并提交教学方案。审核通过的课程将纳入到学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中,各院可选择每学期开设全部或开设部分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课表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在每学期规定时间内进入教务管理系统选课并完成学习,成绩由教师统一登录。
二、实践创新训练课程
1、各院根据本学科专业的实验实践条件和师资条件,开发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训练课程。
2、课程教学在内容和学时的设置上,既要有集中辅导的内容,还要有安排学生进行开放式自主训练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达到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若课程内容较多,可以拆分为分层级的系列课程,如机械设计创新训练A、机械设计创新训练B、机械设计创新训练C等。根据课程具体情况,将学时控制在36学时以内,学分控制在0.5-2学分之间。
3、班级规模与学分。一般每个班人数40-60人,学生选修实践创新训练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1-2个课外实践创新学分。
4、每学期第13-16周教务处组织实践创新训练课程申报,申报时填写《实践创新训练课程申报表》(见附件2)并提交教学方案。审核通过的课程将作为学校面向全校开设的实践创新训练课程。每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教务管理系统选课,孔明学院负责教学过程管理,成绩由教师统一登录。
教务处
2015年11月4日
附件1: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
|
课程编号 |
(由学校统一编号) |
对应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 |
(没有可不填) |
对应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编号 |
(没有可不填) |
学时 |
|
学分 |
|
课程所属学科 |
|
主讲教师 |
|
职称 |
|
学院 |
|
课程组成员 |
|
课程简介(500字以内) |
|
主讲教师简介(300字以内) |
|
学院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教务处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注:课程教学方案另附
附件2:
实践创新训练课程申报表
课程名称 |
|
课程编号 |
(由学校统一编号) |
对应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 |
(没有可不填) |
对应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编号 |
(没有可不填) |
学时 |
|
学分 |
|
课程所属学科 |
|
主讲教师 |
|
职称 |
|
学院 |
|
课程组成员 |
|
课程简介(500字以内) |
|
主讲教师简介(300字以内) |
|
学院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教务处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注:课程教学方案另附